体育热点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字号+ 作者: 来源: 2017-07-31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文/刘建 今天,当第一身份群体的农民所构成的民间舞面临“艺绝人亡”时,当第二身份群体以“二老艺人”身份取而代之时,当第三身份群体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

文/刘建

今天,当第一身份群体的农民所构成的民间舞面临“艺绝人亡”时,当第二身份群体以“二老艺人”身份取而代之时,当第三身份群体的职业民间舞者突然由“元素化”转向“沉香”之时,当第四身份群体大妈们的城市广场舞开始颠覆前三者之时,我们必须要面对本义定义上的中国民间舞了。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大妈们的城市民间舞“水兵舞”颠覆了所有中国民间舞形态)

1重访民间的意义

正像没有人能阻止中国现代化速度带来的社会变迁一样,没有能够阻止当代中国民间舞立体化地被迅速构建。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,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。在社会学中,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、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,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。在哲学意义上,变化是永恒的,不变是暂时的。在社会学中,社会所发生的变化称之为社会变迁,其中包括自然环境、经济、社会制度和机构、社会价值观、生活方式、文化、科技等方面。社会变迁的结果是社会的转型,转型的过程为转型期。在我们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当口,中国民间舞几乎都“与时俱进”地被重构。今天,它又到了一个当口。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“与时俱进”的由文化馆组织的“全国秧歌舞蹈大会”的剧目《赶海的姑娘》——上海金山工业区)

在社会转型过程中,存在着两种变化内容及其速度差别:经济、社会制度和机构、科技等方面的变化是较快的,并且是显性的;自然环境、社会价值观、生活方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较慢的,并且是隐性的。后者所以变化较慢,在于它们固有的合理的存在价值和方式,比如自然环境和文化。你想改造自然,自然在一定时候就惩罚你;你想“改写”文化,文化在一定时机就会质问你。自然不会说话,所以我们要关爱自然;文化会说话,由“默会知识”和“明述知识”构成,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——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民间舞蹈文化,所以我们也要关爱它,要有文化自觉。

经历过许多社会变迁的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:“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‘自知之明’,明白它的来历、形成过程、所具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,不带任何‘文化回归’的意思,不是要‘复旧’……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,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、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。”当代中国民间舞也是在多次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当口形成的,所以如何保持对它的“文化自觉”是有一个原则立场的。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最初的职业舞者戴爱莲以《哑子背疯》保持了对民间的“文化自觉”)

民间舞属民间艺术范畴;即便上了舞台成为舞台艺术,它也脱不开“民间”二字。艺术是什么,杜威认为“艺术即经验”,约翰杜威在《艺术即经验》中指出,“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、符号与回报,当这种相互作用达到极致时,就转化为参与或交流。”民间舞艺术是什么,是乡土生活经验,参与之后用来与乡土农民交流。因此,陕北秧歌“回娘家”的路上不仅有“大善驴”的表演,还有“滚沙驴”的表演——尽管那可能不优美。因此,在我们重返民间的时候,就必须有一种更坚定的“文化自觉”主场。无此,无以寻求到重访的意义。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陕北安塞腰鼓至今依旧保持着中国农民的生存意识)

首先要有“自知之明”,即真正认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本质。严格地讲,从20世纪40年代直到今天,我们对民间的“利用”、“改写”、“改造”、“创新”太多了;而对其体验、认知、思考、保存太少了,缺乏“把阅读置于写作之上”的尊敬和积累。具体讲,在许多社会转型的路口,我们更多地是把中国民间舞当做某一身份群体(甚至某人)对即时式表演任务和即时生活的快捷反应,当作一种被赋予了某种素材形式的条件反射式的表演,在“轻快”的前进步伐中无暇顾及米兰·昆德拉所追问的“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”——而当民间舞“非遗”保护被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时,我们眼前已是接近“茫茫大地真干净”的场景。因此,这就需要我们重访民间,重新认识它,了解它,把握它。知道它在内容和形式上本自有“中心”。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林芝藏民的“米拉羌姆”自有其山神崇拜和热巴技术的中心)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河南韩城民间艺人用“跳菜”表现社会伦理和身体技艺)

在这个“自知之明”的基础上,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变迁中获得“自主能力”和“自主地位”,而不致于天真地将“浮想联翩”的《秘境之旅》之类的民间舞搬到国外去受批判。从“自主能力”上讲,中国民间舞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素材铺叙和动作堆积,它有身体叙事学上的人物、事件、时间、地点、题材、主题以及思想和艺术价值。它是历史的产物。从“自主地位”上讲,在当代中国的舞蹈世界中,我们既然有了“大传统”身体言说的芭蕾舞、中国古典舞和“军旅舞蹈”,有了表现现代人前卫思考与表达的现代舞和当代舞,有了商品舞蹈和群众健身舞,为什么不能让中国民间舞“自主”地获得更多的尊严,表达更多的内容与形式,就是我们要正视的。无此,无以达到罗尔斯所说的“反思的均衡”。正是在上述意义上,重访民间才不等于“文化回归”和“复旧”。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转型期当口的中国民间舞 作者:刘建

(以职业化和商业化双重力量逐渐夺取傣族孔雀舞尊严的新孔雀)

2围城之中

几乎从起步之时起,当代中国民间舞建设就处在“围城”的困境中,城外有铁幕,城内有心狱。20世纪50年代,彭松先生在《谈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》一文中就显露了其中的苦衷:
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10人被禁赛3年!中国田协就苏马不文明行为作出处罚

    10人被禁赛3年!中国田协就苏马不文明行为作出处罚

  • 丁浩力克王星昊晋级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四强

    丁浩力克王星昊晋级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四强

  • 世跆联主席杯亚洲区:中国队女将再获两金

    世跆联主席杯亚洲区:中国队女将再获两金

  • 中国乒乓球协会关于2025年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参赛名单的公示

    中国乒乓球协会关于2025年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参赛名单的公示